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本科生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题专班姓
目业级名
旅游目的地营销模式研究以黄山市为例市场营销101班洪阳万国伟(副教授)管理学院
指导教师所在学院
2013年5月
f文献综述
1国内的研究文献
1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概念王磊,刘洪涛1998首次在论文命题中提到了“旅游目的地营销”,虽然没有给出旅游目的地营销的确切概念,但是对旅游目的地营销的理解即旅游目的地营销是将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营销活动的,这一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很多其他学者。随后就有很多学者对其概念进行了相关研究,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袁新华2006定义旅游目的地营销是以旅游目的地区域为营销主体,代表区域内各种相关机构、所有旅游企业和全体从业人员,以一个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加入到旅游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并以不同方式和手段传播旅游信息,制造兴奋点,展示新形象,增强吸引力,引发消费者注意力和兴奋点的全过程。舒伯阳2006认为旅游目的地营销作为目的地全面吸引游客注意力的工程,其基本理念是从产品营销向综合形象营销跨越,营销运作机制从分散的个别营销向整合营销传播提升。尽管表述不用,但这些概念中都体现了对目的地形象的重视,营销过程中营销传播的重要作用等。2旅游目的地营销主体确定由谁来主导旅游目的地营销是研究营销活动的基本点。在我国,由于政治体制因素以及旅游资源的公共属性特征决定了政府在旅游目的地营销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各地区的旅游营销活动由当地各级旅游局负责,在整个宏观层面上来宣传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实现旅游目的地营销的目的。池雄标2003首次对政府营销行为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王晓飞,苗维亚结合实例,依据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在营销中常见的问题,指出政府所发挥的不同作用。随后,有学者指出只依靠政府这一单一的力量进行营销还不够,无法解决现实营销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想旅游目的地能够可持续发展,必须走政府与企业合作经营的道路。高静,章勇刚2007提出有必要与旅游目的地其他利益相关者合作形成多元化的营销主体,同时从组织形式、不同参与者角色、营销资金来源和营销绩效评价等方面探讨了多元化营销主体的协同机制。另外按照政府参与目的地营销的程度,将政府参与模式可分为:政府只进行少许监督管理模式、政府主导与指导相结合模式以及政府主导模式。通过整理归纳发现越来越多的学者更加倾向于多元化营销主体模式,即政府、旅游企业及当地居民共同协作,各司其责,共同实现旅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