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能够认识到这一问题从而积极地追求智慧,把聪明才智运用到政治管理中去。22国家的军人的美德要求在理想国理论里,辅助者就是国家的军人,负责保家卫国。在柏拉图看来,他们应当具有足够的勇敢才能承担起保卫家园的责任。因此勇敢是辅助者最应当具备的品德,有了这一品德,当国家面临危险的时候,他们能够勇敢地站出来,与敌人英勇地战斗或者镇压奴隶的反叛运动。23国家劳动者的美德要求在柏拉图看来,作为生产者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应当具有“节制”的美德。所谓节制就是对于美好以及快乐的不属于自己的过分的东西进行控制的能力。对于这三类不同的等级来说,节制具有不同的内涵,在统治者方面,节制就是应当克制对于物欲的享受,勤俭治国并追求智慧,对于手工业者以及其他人来讲,节制就是要完全服从统治者的管理,以统治者的意愿进行生产生活活动。在理想国里,需要生产者具有节制的能力,勤俭地做手中的工作,不要干涉不属于自己的事情。3柏拉图德育思想以知识作为途径美德即知识,是柏拉图的重要的思想内容之一。认为美德与知识具有统一性,当人们具有一定知识的同时就会相应地具备一定的美德。“美德即知识”主要包含三个方面:首先,“无人有意做恶”,在社会行为中没有谁会愿意做坏事情,出现了这样的事情,是因为他们自身没有意识到这是在作恶;其次,“无知即恶”,没有知识就辨别不出来善与恶有什么区别,因此就存在作恶的可能性,这都是知识缺乏惹的祸;最后,“美德自身就是善”,美德是人类自身的一种内在天性,是人自发的一种行为,没有人进行强迫。依据苏格拉底的思想,人们都是对善还有很大的期待的,会自然地去追求善,人们做恶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善,对善与恶缺乏正确的判断。因此对善与恶的正确判断对于人们来说至关重要,如果判断错了人们就是做错的事情。当人们具有正确的知识的时候就不会做恶。苏格拉底把人们的认知状态分为了两个部分,既“知”与“不知”。针对此,在《美诺篇》中美诺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人们是不会探索他已经知道的东西的,因为他们对这些知识已经了解了,同时人们也不会探索他们不知道的东西,因为他们自身都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因此无从探索。苏格拉底没有对美诺提出的两难境地进行很好的解答,因为对于知识的认知状态他只提出了两种,没有第三种状态的出现。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在继承了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的同时,很好地解决了美诺两难境地,认为在“知”与“不知”之外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