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分重要的。
1.主体教育实验是一种教育思想实验。与自然科学、心理学的实验研究相比较,它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理论性。强调形成立论点高的理论构思,不仅要明确界定“主体性”等核心概念,而且要有明确具体的研究问题域(不是一个笼而统之的大问题)。二是社会性。强调在教育教学实践情境下来研究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促进其发展的教育对策,将定性理论研究与定量实证研究结合,采用整体性观点和综合性方法,不追求惟一的因果解释,从而充分显示实验的社会性。三是主动创造性。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实验,是一种参与性研究,实验主体的水平对于教育实验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参与实验的干部和教师是实验研究的主体,他们要的不是机械模仿的“傻瓜相机”,而是寻求有特色的办学思路及教育教学措施,这充分体现了教育实验主体与客体的双向建构。四是综合整体性。主体教育实验,由于其理论构建层次高,多因素多变量参与以及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强的特点,体现了多学科参与的综合性。从实验范畴到认识范畴、价值范畴都延伸到对主体、主体际关系、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地位作用等问题的研究,从而需要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参与。
2.主体教育实验的发展是分层次分阶段的。主体教育实验作为一种教育实验,同样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搜集事实材料为主的确认阶段,我们用了近三年时间寻求“小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行为表现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二是以研究内在效度为主的探索阶段。通过专题性实验研究,深入揭示主体教育的教学、德育、学校管理及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目前正处在这一阶段。三是再用几年时间,才能转入以研究外在效度为主的验证推广阶段。当然,这三个阶段划分是相对的,且有交叉。如中学阶段的研究目前处于研究中学生主体性行为表现的搜集资料阶段,而主体性教学策略及课堂教学评估问题的研究,则正进入推广验证阶段。参与实验的几十所中小学因参与实验的时间、起点不同,会呈现三种不同层次水平。看到这一点,就不会将处于初始阶段的实验简单斥之为不科学不规范。更重要的是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实验研究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努力创造条件不断提高自己的层次水平,避免低层次的盲目重复。
记者:主体教育实验开始时是从课堂教学入手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f裴:确实,八年来我们一直在探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主体教育思想。因为课堂教学是最生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