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知识点是自己可以弄懂的,哪些暂时还不能理解,要做到心中有数。第三,指导学生制定简单的学案,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时使用。预习课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二、课堂学习课堂学习是高效课堂的核心所在。课堂学习的模式为:“先学后教”,即自学探究分组讨论教师点拨当堂训练。其方法是:第一,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课文,充分利用地图、插图、多媒体动画、影片片段等辅助手段,弄清课文的基本内容,教师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第二,教师收集这些问题加以整理,交给学习小组讨论(一般每班划分68个学习小组),然后鼓励小组长(先指定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后轮流担任或由小组推荐)展示解决这些问题的结论。第三,教师根据讨论活跃程度和结论的创意性予以评分,并表扬每个小组的优点,然后对暴露出来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评(讲评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左右)。第四,利用学生制定的学案进行课堂练习,学生练习时,教师巡回检查,并及时纠正错误,排疑解难。在自学探究和分组讨论阶段,有时可由学生表演简短课本剧,即历史人物角色扮演,如《群臣议政》(秦始皇与群臣讨论废分封、行县制的对话)《舌战风;云》(政协会议上国共两党对“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的舌战)等。还可以组织小型辩论赛,如辩论“拿破仑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洋务运动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等。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巩固课堂学习效果。三、课后复习
f课后复习一般安排在晚自习完成。主要任务是:学生整合课文脉络,教师巡回解答疑难、小组分享学习成果。晚自习时间,教师不要讲课,主要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辅导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教师的作用是:第一,指导学生对白天所学课文内容进行归纳和整合,形成知识体系,如《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可归纳为“1234”,即“一个序幕、两个阶段、三个中心、四个人物”。第二,教师不要坐在讲台上看书备课,应该巡回检查指导,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及时予以解答。第三,鼓励学习小组交流学习方法和心得体会,展示学习成果,与全班同学共同分享。如记忆方法,答题技巧,发现规律等。四、课外作业新课改十分重视减轻学生负担,特别是作业负担。高效课堂的习题作业应在课堂上当堂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不是课堂作业的延伸,不要把学生变成了作业的奴隶,变成题海战术的牺牲品。课外作业应具有趣味性、开放性、可操作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