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如何打造高效活力的历史课堂
作者:徐云凤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第22期
1课前准备
课前两分钟,根据安排,历史课代表把要检查的问题先写在黑板上,组织学生积极准备,巩固复习,上课的铃声一响,检查开始。通常采用4种方式检查:一是口头回答,可以在原位起立回答,也可以到讲台上面对同学、老师回答;二是听写,除几个到黑板上听写的以外,其余的在练习本上写;三是小组内互相检查,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之中,了解到对方的学习状况,从而促进自己的学习;四是小组之间的互相检查。通过课前展示提问,不但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书写能力、与别人合作的能力等,可谓是一举多得。
2激趣导入
一个好的导入会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所以根据每课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导入方式。如歌曲导入,“难忘九一八”这堂课,笔者先请学生欣赏《松花江上》这首歌,渲染课堂的气氛,点出它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悲痛。歌中说“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九一八到底是怎么回事?由此导入“难忘九一八”。再如诗词导入,在讲“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时,先出示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台湾》请学生齐读,设问:“我”指的是哪个地区?酷炎的夏日指的是哪国?台湾是何时离开祖国母亲怀抱的?由此导入“甲午中日战争”。还有故事导入也是历史课常用的方法。这种导入法很快调动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积极进入新课的学习。还有视频导入、图片导入,都是笔者喜欢用的方法。
3新课学习
自主预习环节必不可少。笔者还是喜欢用填空题的形式使学生明确基础知识,让学生据此在课本上标注、勾画,然后展示答案。接下来整合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课本相关的史料、图片、地图、视频、名人名言、诗词歌赋、伟人评语、列表格、图示法、讲故事、小组讨论等使课堂内容形象地呈现出来,调动学生的感官,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到课堂中来,使课堂充实、生动。
如讲“难忘九一八”一课时在学生自主预习并交流完答案后,笔者接着出示九一八事变的地图,让学生明确几个重要的地点南满铁路柳条湖、东北军北大营、沈阳,并设问:面对日军的挑衅,如果你是国民党的最高统帅,你会怎么办?学生肯定群情激奋,要求还击、抵抗。这时再适时出示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说明东北军要求抵抗日本侵略者,可是国民党当局却采用不抵抗政策。让学生认识到正是由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