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从少数民族幼儿“认识了几个字”、“会唱几首儿歌”“会背诵几首诗歌”等方面评价国语学习的教育成果,而将幼儿学习国语兴趣的重要性忽视了。
4、教学方式有待创新
针对每个幼儿的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对少数民族幼儿提高国语水平是十分重要的。有的幼儿园长期以来,只是对着教材照本宣科,对孩子能否接受、接受了多少不了解。在教学方式上也不灵活多变,没有选择适合孩子们的轻松活泼的教学方式,丝毫不切合孩子的个性特点,因此不能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国语的兴趣。
三、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
1、创设宽松的汉语言交流氛围,让幼儿愿意主动表达
少数民族幼儿刚入园时往往不愿意主动说汉语,这时教师应善于发现,将他们安置在自己的身边,亲近他们、抚爱他们,创设一个宽松的谈话氛围,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话语跟他们交谈,使幼儿在感情上得到满足,陌生感、胆怯情绪就会逐渐消失,对教师、同伴发生兴趣,同时也产生了说话的愿望。
当我们面对的全是少数民族孩子时,他们生活在自己的语言世界中,往往不理解教师在说什么。如何能让孩子理解教师的意思,让语言不再成为沟通的障碍呢?应该采用肢体动作和语言结合一起表达,还可以用绘画和语言结合在一起传达信息。
2、从幼儿生活中出发,提高听、说的兴趣
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与体验,幼儿才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才会有话可说。从幼儿园的门窗、教室内的每样物品、操场上的一草一木、小朋友的五官都成为孩子观察的对象,生活中的每一种情绪、每一个活动,如吃饭、喝水、入厕、洗手都成为孩子学习汉语的素材,这要求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让孩子在生活的处处都在学习,因为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到的汉语远远超过了他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掌握的那几个简单的词句。
3、注重游戏化教学,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幼儿模仿能力强的特点,采用模仿而不需要讲解发音要领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少数民族幼儿容易学会发音。但是,一味地机械模仿发音,又会使他们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应该多设计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游戏。
4、利用各种交流机会,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教师要抓住时机为幼儿创造发挥想象空间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如发现创编能力强的孩子时,要及时让幼儿发挥想象、表达能力,引导幼儿多创编儿歌中的词语和句子。当幼儿的想象超出我们想象范围的时候要及时鼓励,孩子在创编、仿编的过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