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人教版)1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初中最为完整的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体系的一个单元,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既能联系到碳单质,又学习到了碳酸和碳酸钙等化合物知识,同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本课题内容是本单元内容的核心和纽带。本节教材总体来说难度不大,许多知识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对二氧化碳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利用学到的化学知识理解和解释相关的化学问题,提高科学素养水平。2学法指导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自己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初三年级学生大多数处在1415岁的年龄段,正处在身心迅速成长的时期,大脑机能显著发展并趋于成熟,他们对化学的兴趣逐步由“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具有因果关系的兴趣向具有概括性的认知兴趣迁移”。往往通过自主探究来了解一类物质的规律知识,喜欢一些创造性的实验和观察活动。因此本节课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总结得出结论,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发展新知识,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合作学习,达到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3设计思路本节课堂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也较多,因此我在设计时以谜题为活动线,以获得二氧化碳性质用途为知识线。将二氧化碳的性质等知识搭上了趣味、愉悦、竞争的载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充分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一教学宗旨。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二氧化碳,知道其重要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2)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3)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第1页
f(3)经过亲自动手实验,学生懂得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溶性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
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2)通过用紫色石蕊试纸来进行实验探究,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
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3)通过二氧化碳的用途和对生活环境的影响,学生感受化学就在他们身
边,增强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5教学重点、难点
(1)二氧化碳的性质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6教学方法
由于初三学生的思维方式正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移,他们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