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山的愤恨,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4分,每点1分)八声甘州10.本词上阕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5分)(1)参考答案:①灞陵受辱亭尉;②射虎中石;⑧功高难封侯。3分评分标准:每点1分,顺序不论,事迹答对即可。第①点能说出“长亭解鞍”与“醉尉不识李广”两个方面的意思即可。单说其中一个方面则不给分,第②点能指出“射虎”或“射石”即可。第③点表述有“难封候”或“未封候”的即可;“落魄归隐田园”,“晚年隐居田园”之类不给分。第一现场:【例一】①李广饮酒归来没被喝醉的校尉认出,只能解鞍下马。1分②李广将石头误认为老虎,射箭致使石头开裂.1分李广难被封侯,最终终老田园。1分共计3分【例二】①饮罢归来,长亭解鞍,②山中射虎中石。1分③晚年落魄不封侯。1分共计2分【例三】①终生无人赏识,怀才不遇。②引弓射石头,勇猛无比。1分③晚年落魄,归隐田园。共计1分(2)参考答案:①通过叙述李广的事迹,为下阕抒情作铺垫;②以李广的事迹自况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哀和苦闷,以及誓向田园,放旷自适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态。2分评分标准:每点1分,顺序不论。第①点强调史实的作用,“铺垫”是核心词,大意对即可。
第②中,自况亦可表述为“自喻”、“类比”、“隐喻”、“暗示”等。而用“对比”、“反衬”“烘托”则不给分。第一现场:【例一】①为下文议论抒情作铺垫。1分以李广自喻,暗含有才不得施展的悲哀和苦闷。(1分)分)【例二】借李广自况,表达自己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伤感。(1分)运用典故,拓展诗词意境,丰富词的内涵。(共计1分)【例三】李广罢官的经历与作者一致,两人皆未受重用,壮志难酬。②反衬作者报国无门而愤懑的心情。③揭示作者不受重用的处境。④为下阕的抒情张本。(1分)(共计1分)11.下阙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化用杜诗,回应朋友邀约同居山间的盛情,赞赏朋友的高风;(2分)借李广自比,表达了对南宋当局的不满;(2分)结句融情于景,抒写了壮志难酬的悲凉。(2分)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分析:(1)建功立业的渴望;(2)对朝廷(现实)的不满;(3)壮志未酬的伤感与无奈。评分标准:以上三点每点2分,其中一、二点是外部环境的角度,第三点是自身的角度。第一现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