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古代诗歌鉴赏一轮复习教学案07
一、课前预学
鉴赏诗歌情感江苏卷命题的核心点,复习中应给予足够重视。(一)方法指津1由景语推导情感。一般来说,入诗的景或物大多染上了诗人的喜怒哀乐,所以,可由“景”或“物”的特征倾向而推导情感。2从题材识别情感。古诗词大致可分为十大题材:写景抒情类、题赠送别类、托物言志类、山水田园类、咏史怀古类、边塞征战类、羁旅行役类、思妇闺情类、悼亡游仙类、谈禅说理类。不同题材的诗词所抒发的情感不尽相同。比如咏史怀古诗词多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边塞征战诗词多表达厌战思乡,对亲人的思念;托物言志诗多借物明志,抒发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3由意象探求情感。在古诗词中,以景传情达意的意象往往表达固定的情感。比如“故乡明月”传达“乡思情”;“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羁旅之苦”;“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爱国情”;“水”“雨”常用以抒愁写恨等等。抓住常见意像探求诗词情感不失为一种好的途径。4从手法辨识情感。同样的情感,可以用不同的手法表现;同一手法,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辨析诗词中运用的艺术手法对识别其情感具有重要意义。5“知人论世”,透视情感。可以说,诗词,无不深深地烙上了诗人身世和时代的印痕。所以,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把握。6抓住显性信息,揣摩情感。标题,一般提示诗歌的主要内容、中心事件,不能跳过。注释,常交待诗作的背景,往往是理解诗作必不可少的。结构,有助理解诗意。结构上,古诗词往往描写在前,抒情在后。分析诗人的心境与情感,自然要捕捉、分析这些诗句,尤其是诗歌末尾的句子。
关键词。有些古诗,诗人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诗的感情或事件。抓住了这些关键词,也就能快速地把握诗歌的感情。注意:①各种感情往往交错在一起!②结合全诗(哪怕是要分析某一联)揣摩。③精细揣摩,把握主情感下的细致情感。这是江苏卷的一大特点。(二)答题模式感情产生原因(或情境)感情基调。如: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送别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2016年江苏卷)八声甘州辛弃疾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