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有53件、美国有15件。在复合加工科研专利申请方面:日本有217件,欧洲有53件,美国15件;在环保技术方面:日本有894件、欧洲有42件、美国有8件;在精密加工方面:日本有1774件、欧洲有60件、美国有53件;在并联机构机床科研方面:日本有86、欧洲有31件、美国有24件。各国科研的重点有所不同:如美国,侧重于超精密加工技术的科研,超精密加工比重约占
39,对并联机构科研比重约占18。在欧洲,科研所占比重,超精密加工占25直线电机约占22,对环保科研约占17。在日本,也重视发展高精密机床,超精密加工科研约占49,环保技术科研方面约占25。
各国在对先进机床发展的科研工作中,都在大量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有的秘而不宜,有的调查后报导。如德国,以NC系统、并联机构机床、直线电机为科研重点。德国为加强科研,设有全国生产工程学科研大学协会(WGP),参加的有27所大学,与全国47个机床企业进行科研合作,关系密切。科研经费来源,75来自政府科研项目拨款和企业界委托,其余20为大学经费预算和其他财团基金资助。在科研人力方面,如德国斯图加德大学的机床控制、制造、管理技术科研所(ISW),从1965年建立至今,一直坚持进行深入、系统的科研,2001年共有105人,内有科研人员45人,研究生40人,管理人员20人。目前,在对10台PKW机床进行试验、研究和分析。ISW的科研经费来源:42来自联邦政府所拨科研费,29为与产业合作项目,由产业提供科研资金,22为企业委托科研费用,7为大学生本身预算经费。
f14世界下一代机床技术的发展方向
目前在21世纪初,世界机床技术水平,处于单台NC机床在向高速化、高效化、高精化、高自动化、复合化、环保化、智能化、IT化、纳米化多方面的完善发展阶段。从上述世界对三大方向、6大课题的科研可以看出:世界现代化NC机床在发达国家处于成熟、完善、开发期,而在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学习、使用、掌握、提高和打好技术基础阶段。与发达国家美德日相比,差距还很大。就从美、德、日能够在主机技术上独立科研、创新,功能部件自行配套,与发展中国家不能独立科研创新功能部件不过关,不能自行配套,就可明显看出其间巨大的差距。
在二十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景气时,世界对FMS(柔性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科研开发曾形成热潮(中国也一时掀起浪潮,搞200个CIMS)。后因制造系统的许多技术、环节尚未过关。FMS的价格昂贵,环节上不能互相配套,90年代被经济低迷,FMS、CIMS立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