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参与小组合作探究时,很多教师仍然在讲台上等待,或者做自己的事,比如准备下一环节的教具,板书等,那么,是不是教师真的不应该介入合作探究的进程呢?合作探究的成功与否,我认为:同教师的引导、参与是分不开的,在活动中,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担负起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在合作学习中,教师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估等全过程的把握,除此之外,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随时会有意外的问题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往往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例如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序时,教师应该给予及时的表扬。对小组任务不清楚时,教师要有耐心,向学生反复说明任务、内容及操作程序。小组活动出现了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虽然小组出现问题的原因和方式都不相同,但老师如果事先在准备阶段做出问题预测,并采取一些相应措施,也能避免临时的手忙脚乱。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任务,如果是真正完成了任务,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备用活动,帮助其他组完成任务或可以自由活动,前提是不能影响他人。除此外,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教师不再把自己视作为工作者,而是合作者。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一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一参与”的关系。
f(三)强化小组内的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不可忽视的是同组人对自己的评价,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扬。评价时先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同组学生对思路见解更好的理解。小组成员可进行整体评价,如这个同学的思考给我什么感觉,我觉得好在哪里等。还可对其中突出的一点进行评价,并在评价中交流改进意见。这样被评价者既得到了集体的肯定,建立了自信,又在别人的建议中拓宽了自己的思路。总之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要培养学生如何在分享他人成果的同时,既肯定他人,又能表现自己,使每个学生感到需要学会自主学习,也需要与他人合作,向别人学习和在别人的帮助下发展自我。三、课堂导入的设计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如何在课堂中以引人入胜的开场来吸引学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