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了占新疆幅员面积8.6%、与其他区域完全不同的天然绿洲生态系统。
f荒漠生态系统和天然绿洲生态系统是干旱区最典型的两种生态系统。植被从对水的依赖方式和程度讲,前者主要靠少量天然降水维持生存,后者则需要大量和持续的水源保证。因此,干旱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也相应分为两类,它们产生的原因不同,其保护和恢复的方式也完全不同。二、荒漠生态系统利用水资源的方式及保护方式荒漠生态系统主要以沙漠、砾漠、土漠和盐漠为主体,与新疆自然条件相对应,是新疆的生态本底。荒漠生态系统根据降水量,又分为不同的两种类型。新疆南部的塔里木河流域和东部的吐哈盆地,降水量不足100mm,属极干旱荒漠,其植被极度稀疏或无植被;新疆北部的准噶尔盆地,降水量在150mm左右,属一般的干旱荒漠,有部分荒漠植物种类和一定植被覆盖度。这些植被具有较强的防风固沙效果,准噶尔盆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与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使干沙漠完全不同,基本为固定或半固定沙丘。由于荒漠植被基本靠天然降水维持,存在流域规划和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不需水问题,在规划和管理中可不对其进行水资源配置,保护和恢复的主要措施是防止人类活动对其造成破坏。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过度樵采曾使荒漠植被破坏2严重,目前在天山北坡准噶尔盆地沙漠南缘普遍出现的“一户人,一口井,一群羊,一片地”的开发模式,对该区域的荒漠植被造成很大威胁。由于荒漠植被极易因牲畜过度啃食和不合理开发而遭到破坏,引起风蚀或流沙,产生土地沙漠化现象,所以用人工草场替代荒漠草场,将牲畜转移到农区饲养,并禁止在该区域进行垦殖等措施,我们在流域规划和流域水资源管理中保护和恢复生态植被的是主要形式。三、绿洲生态系统利用水资源方式天然绿洲生态系统以河流为中心分布。在河流出山口进入平原区后,沿河流垂向距河流由近到远,河流补给水量由多变少,植被以林、灌、草顺序分布,最后与荒漠区相接。沿河流流向,河流两岸分布着以河岸林、河谷林为主体的天然植被,河流一般是以尾闾湖为终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