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小学高段语文“五步预习法”初探
作者:唐敏来源:《新课程教师》2014年第03期
摘要:预习,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自学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是发展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途径。预习环节落实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否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小学高段的语文可采用看导读、读课文、学字词、抓关键、解习题的办法来预习。
关键词:阅读;自学;预习;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预习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课前预习既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促进语文学习所必备的学习技能的形成。预习环节落实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否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根据高年级学生特点和学年段目标要求,我要求学生按照以下“五步预习法”进行有效的预习。
一、看导读
每个专题之前有“单元导读”,每篇略读课文前有“课前导读”。在进行每一单元的教学前,首先要让学生通过预习,认真阅读“单元导读”,使学生对教材有一个总体的印象,明确单元训练重点。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还要让其反复阅读“单元导读”,以便加深理解。
比如,六年级上册第一组专题“走进大自然”,在教学前,要求学生通过预习导读,明确单元训练重点是“作者是怎样观察大自然的,是怎样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第2课《山雨》是略读课文,“课前导读”提示了本课的训练重点是“作者是怎样细心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我就要求学生围绕导读的提示开展预习。
二、读课文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时仔细地“读”文,先让学生用轻声读的方式,读通、读顺课文,并力求达到熟读的程度。然后采用放声朗读、感情朗读等方式通读全文多遍。对于读不懂的地方,要求多看几遍,反复研读,并在经自己研读后能读懂的地方动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笔做旁注,如有不能解决的,可在重点和难点内容做上记号,并在旁边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以引起自己足够的注意。这既拓宽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又养成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