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变化的量的教案
变化的量教学内容:变化的量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变化的量,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概括能力。教学重点:变化的量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变化的量。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l.什么叫做两个数的比请你说出两个比。教师板书2.什么是比的比值上面两个比的比值是多少3.引入新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比,知道怎样求比值。今天就根据比和比值来学习比例,并且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1.教学比例的意义例1。让学生算出下面各比的比值,再比较每组里两个比的比值有什么关系。指名板演13:524:402:7.5:3追问:比值相等,说明每组里两个比怎样说明3:5的比值和24:40的比值都是,比值相等,也就是两个比相等,可以写成:
第1页
f3:5=24:40板书这个式子表示两个比怎样:和7.5:3也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板书::7.5:3这个式子也表示什么谁来说一说,上面两个等式表示的是怎样的式子指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板书)2.下面两个比之间的哪些○里能填,为什么1:2○3:60.5:0.2○5:21.5:3○15:3:2○:1提问:填了等号后的式子是什么1.5:3和15:3为什么不能组成比例要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可以看它们的什么指出:要判断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可以看比值是不是相等;也可以把两个比化简后看是不是相同的两个比。3.教学例2。出示例2,让学生先写出两天中汽车行驶的路程与行使时间的比。提问:怎样判断这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让学生判断并写出比例。提问:能不能组成比例板书比例式为什么强调:只有两个比值相等的比才能组成比例。4.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看书自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看黑板上的比例,说一说其中的内项和外项。让学生自己选择比例,计算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并要求观察,从中发现什么。让学生口答结果。提问:从上面的计算里,你发现了什么,出示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让学生说一说。如果把比例写成分
第2页
f数形式,请你说一说外项和内项。提问:在这个比例里交叉相乘的积有什么关系追问:为什么交叉相乘的积相等5.判断能否组成比例。出示3.6:1.8和0.5:0.25。让学生自己判断,如果能组成比例就写出这个比例式。提问:2.6:1.8和0.5:0.25能组成比例吗你怎样判断的?指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也可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判断时可以先把两个比看成是比例。如果两个外项的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