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思想品德学科育人资源之我见
民乐学校陆慧一位著名教育专家说:“现在的学生最缺的是什么不是知识,而是思想品德?”的确,这给我们处于基础教育的工作者们敲响了警钟,尤其是作为思品教学的一线工作者,深感教育责任的重大和艰巨。“教书”是为了“育人”,育人并不是简单的灌输,要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健健康康地成长。许多思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浅表性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知识对学生健康成长育人的深层次研究,教师只是为书而教,学生也是为了考而学。如今不管是当前的课堂教学,还是学生表现的品行,在体现学生的育人价值方面有许多欠缺。追其原因,是教师没有有效的去挖掘学科育人资源。如今学校设置的每个学科的教学中都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只要我们有意识的去开发和挖掘,就能发现丰富的育人资源的存在,从而实现学科教学独特的育人价值。思想品德课是对中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公民品德教育的基础课程,逐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今后自主、自立、自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学生育人教育的显性课。教师使用的教材和大纲是一种育人资源,而不是唯一的育人资源,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要利用好这一资源,而且还要开发其他新的育人资源。基于思品育人价值的重要性和现状,我在挖掘思想品德学科的育人资源方面做以下有益的尝试:一、以教材的内在知识结构为育人资源初中六至九年级思品教材内容是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关心家乡的发展和变化,有责任感,有团队精神;热爱生活,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尊老爱幼,言行文明;懂得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了解基本的国情和政策。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它由浅入深地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有关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教育;引导学生在经历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拓宽国际视野,弘扬民族精神,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教材把思品知识的整体划分成一个个知识点,以客观真理的面目呈现在学生面前,要求学生按规定的程序去理解、掌握和运用。而许多教师往往意识不到这个问题,被局限在教材知识点的框架内,按照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思品十分的枯燥乏味和无用。因为它割裂了思品知识整体之间的联系,割裂了思品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