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数学课堂作业设计的思考
常州市第五中学蔡亚飞
数学课堂作业是学生在课堂中完成并得以反馈的作业,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检测课堂教学效果的一面镜子,同时也是学生良好数学习惯养成的有效途径。作为数学教师不但要关注课堂讲解的有效性,还要关注课堂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如果设计得好,既可以为教师减负,更能为学生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本文就如何有效进行数学课堂作业设计,谈几点看法。一.高中数学课堂作业的现状1课堂作业设计的缺失有很多教师觉得与初中和小学相比,当前高中数学课堂作业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他们认为教师课堂讲授时间与教学效果成正比,认为没有数学课堂作业就能提高教学容量,就能取得好成绩。殊不知学生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均离不开自身的独立活动,单靠教师讲授,充其量只能使学生懂,而达不到会。比如有相当多的学生对高中数学不适应,感觉上课听听好像都懂得,但回家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很多都不会。数学课堂作业的缺失,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严重违反了信息接受原理与学生认知规律,结果适得其反,不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技能的形成和认知结构的构建。2课堂作业的目的不明确教师在选取课堂作业时没有体现高中数学课程的三维目标。教师随便出几道题给学生做,把课堂作业当成一个简单的任务式的程序。比如在上完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第一课时后,有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课堂练习题。已知a
是正项等比数列,q1a5a7a8成等差数列,求q。这道题需要解一个三次方程,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解不出来,于是在课堂上讲起了三次方程的求解技巧。他把训练的重点放在了繁杂的计算上,而不是概念的建构和定理性质的理解上,这样的课堂作业设计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还有一些教师推崇课堂大量练习,认为练得越多学生掌握的就越好。事实上盲目的过多的练习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反而使学生的思维会变得呆滞,使他们在学习上处于被动状态。3课堂作业的难易梯度把握不准确面对全体学生一概而论,布置的作业层次不分明,没有梯度。没有从学生实际学情出发来设计数学课堂作业。比如教师习惯以大多数中等生为准来设计课堂作业,题目的选择主要都是中档题,置优差两头不顾。造成学困生对许多题目束手无策,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而优等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陷入重复机械劳动。二.如何有效设计高中数学课堂作业在设计课堂作业时,应从知识与能力的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