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直接影响到基层水利的服务水平和农村水利的健康发展。四、对策建议(一)广辟渠道增加投入。一是积极向上争取。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千方百计做好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重点中小河流治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民办公助”小农水、灌区节水改造、小水电代燃料等重点项目的对上争取工作。同时,积极争取并保证项目资金及时拨付到位,按照要求专户储存,专项使用,逐级负责,专项审计。以乡镇为单位,将农田水利、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扶贫、财政支持等涉农水利项目资金整合起来,捆绑使用,加强统筹协调,避免重复安排,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是激励民营投入。通过拍卖、租赁和承包等方式广泛吸纳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建设,对社会团体、法人、个人投资农田水利工程,参照民办公助的形式,政府设立专项补助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给予适当补助奖励。三是鼓励群众筹资。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民主议事、组织协调和技术服务等方式,充分调动农民群众投资投劳的积极性,在农民自愿和充分考虑农民承受能力的
f前提下,把政府财政补助与农民自筹挂钩,多筹多补,先干后补,以鼓励群众更多地投入基层水利建设。(二)多管齐下加强建管。一是加强领导,强化监管。坚持水利工程行政领导负责制,建立健全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明确具体责任,加强监督检查。二是明确任务,办点示范。坚持把建设任务层层分解,逐项落实。把每一个阶段、每一项工程都分类办试点,分别在全县办好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试点,民办公助小农水试点和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等试点,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推出一批抓得实、做法新的好典型,以点带面促全盘。三是把好关口,确保质量。对重点项目严格落实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标制、建设监理制、竣工验收制、廉政责任制“五制”,严把计划控制、方案审查、施工准入、工程质量、建设进度、资金管理“六关”,加强组织协调、技术培训、施工指导、安全管理、检查督导和建后管护;对水毁修复工程坚持做到“当年水毁、当年修复、当年见效”,逐级分解任务,逐类制定标准,逐项分包到人,逐级检查验收;对各类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严把质量关,力求使每一项水利工程在形象上成为精品工程,在防汛上成为安全工程,在成效上成为效益工程,在服务上成为便民工程,真正建一处工程,发挥一处效益。(三)完善机制提高服务。进一步深化水管单位管理体制和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