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创新现阶段散文阅读的教学目标。教师在为学生制定学习目标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现阶段的情况,找到真正适合学生学习的知识点。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的学习中,这个时期由于学生刚刚步入高中,很多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都还没有彻底从初中转变过来,对于散文阅读的能力还不高。所以,在这基础上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就要制定一个比较浅显的目标,让学生明白这篇文章的基本意思就可以,不要求学生可以深入的了解文章的含义,但是在进行教授学生这篇文章时,教师主要教会学生一些阅读散文的技巧。这样在日后的散文阅读中,学生便可以根据教师教授的方式进行理解散文所要表明的意思。如果一开始,教师就制定一个高深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景物的描写就可以看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这就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会引起学生对语文散文阅读课堂的反感心理。所以在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22转变教师的教学态度,注重散文审美的学习过程在进行阅读散文教学时,很多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认为只要学生的答案与标准答案意思相近就好,却忽视了学生散文阅读审美的学习过程。所以,想要提高学生散文阅读的审美能力,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转变语文教师的态度,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审美过程。让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答案,还要了解学生理解问题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引导高中生明确如何正确理解阅读的内容和阅读的要点,并教会学生掌握各类散文的分析方式。例如:在进行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一课时,教师不要直接提问,而是要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具体分析,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就会慢慢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在引导学生分析完文章的整体思想后,为了考验学生的学习程度,教师便可以根据文章写出一道题目,然后让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这时学生便可以根据文章中景物的变化感受到作者的心情变动。但是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能解答的问题,这时教师也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详细的回答学生所提出来的问题,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还可以进一步拉近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进而提高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