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的重要作用与日俱增,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对发展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改进教育和教学方法,无疑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有较多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的初中学生在口头表达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只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大力开展语文的第二课堂活动,把它纳入有目的、有组织、有指导的活动之中。教师可利用第二课堂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朗诵比赛、故事会、小型辩论会、指定题目的口头作文等多种活动。其中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演讲最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培养学生勤翻工具书的习惯
基础字词音、形、义对于初一阶段的学生是学习的重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培养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势在必行。笔者规定每个学生应配备“三大本”《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三部经典工具书,养成不懂就查的好习惯。学生借助工具书能把握生字的音、形、义及重点词语的含义,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读书的准确性,还使学生养成了独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在读书时,遇到生字、新词定要查词典,还要把其整理到“笔记本”上,教师定期检查督促。这样,时间长了学生遇到问题,就会自觉去翻词典,既提高了读书的质量,又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然后结合查字典大赛和对我国字典的介绍,学生逐渐认识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以往对字典枯燥乏味的旧印象基本被扭转过来,特别是学习成果的逐渐显现,使他们真正从心理上开始接受,并尊敬起这位“无言的先生”来。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诵习惯
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自然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普遍共识。语文课前十分钟,首先,要安排语文科代表组织带领同学大声朗读需识记的内容,这应事先作好交代,避免做无用功,也就是说课前朗读要有针对性。由于课前朗读时间有限,不可能对教材的所有课文都等量齐观,必须有所侧重。经典古诗文和名词丽句,对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和写作水平的提高,都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教材设置需重点诵读的内容。其次,要明确课前朗读的要求,即声音务必响亮,节奏务必整齐,态度务必认真。简言之,课前朗读必须响亮、整齐和认真。三缄其口,马虎应付,抑或信口开河,都是不可取的,也无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更无法提高学生的识记水平。再次,课前朗读后必须要安排学生进行默写,因为没有目的和任务地朗读,就算之前的说教是多么美丽动听,也无法使全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