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国企经营者健全国企经营者激励机制的若干对策
【摘要】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比的是物质优势,资金优势,装备优势,技术优势,人力资源优势,但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的较量。国有企业经营者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对于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起着核心性引导作用,是国有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性人力资源。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低效问题已经成为国企发展的制约因素,深入探讨分析造成国企经营者激励机制低效的种种原因,并从振兴国企角度出发提出一系列有效对策,克服、消除造成激励机制低效的因素,进一步强化国企经营者的激励机制,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实力。
【关键词】激励机制;国有企业经营者;对策
国企经营者是一种经过高成本教育和工作砺炼而培养出来的具有经营秉赋的特殊人力资源,他在企业生产
f经营中处于主导和支配的地位,是决定生产资料的配置形式和利用效率的关键性因素,成为国企最为稀缺的战略性核心人力资源。为了获取和开发经营者这种特殊人力资源,必须确立和保护国企经营者阶层的独立利益,充分尊重国企经营者劳动的特殊性和价值的高端性,建立健全一套有效的国企经营者激励机制。
一、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低效的原因探讨
纵观国有企业近年来的改革历程,它就是一个激励经营者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的过程,虽经多方努力,目前国有企业仍然缺乏一种激发经营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效动力机制,普遍存在着激励不足的现象,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原因一:现代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是一种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且两者关于代理行为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这就产生了经营者运用欺瞒委托人的办法来满足个人效用的可能性,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
f就是将经营者享有剩余索取权和享有剩余控制权有机结合起来。大多数经过改制后的国有企业的资本封闭性依然很强,国家仍是国有企业唯一股东或最大股东,这意味着政府对企业仍有很强的干预权,国家仍要承担企业绝大部分的经营风险,这使得国有企业所有权关系模糊,依然没有能够解决好国企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造成的“代理问题”,加上金融市场的预算约束硬化,使得国有企业不能完全按市场竞争的方式生存和发展,不能成为真正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这一切是形成有效激励机制的根本性障碍。
原因二:国企经营者对于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起着核心性引导作用,只有确立和保护经营者阶层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