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之抒情方式教案
教学目标:1、回顾诗歌的抒情方式部分的基础知识。2、复习鉴赏诗歌的抒情方式题题型与技巧。3、学习规范答题的思路与步骤。
教学过程:一、回顾基础知识(一)读一读下面的诗句,想一想用了哪种抒情方式。(两个句子为一组,每组找一个学生回答,然后教师订正。)1、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直抒胸臆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借景抒情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寓情于景7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8、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9、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用典抒情
f1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1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2、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借古讽今
13、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1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5、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二)归纳总结:(师生共同完成)
托物言志
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表明爱憎态度。
借景抒情: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
而是借描写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寓融情于景:诗人将感情融会在景物描写中,景
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间接抒情
用典抒情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来抒情或
讽喻时政
借古讽今:借助历史上的人物或事件来隐喻、规劝
当朝
托物言志(寓理):借助某一物象所具有的特征,
来表现作者的某种志向或情感。
二、抒情方式题题型及答题步骤(一)提问方式(教师讲解)
f1、这首诗在情与景的抒写上有何特色?试略作分析2、请分析这首诗的抒情方式或表达技巧,或手法。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二)例题引导(学生读诗,老师讲解)
端居①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诗已读懂,题该如何来答,请大家讨论。)解析:这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题目“端居”,即闲居之意。诗人远别家乡和亲人,时间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