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抒情方式之情景关系
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考纲要求,掌握高考诗歌鉴赏中有关抒情方式中情景关系的命题规律,掌握答题步骤2涵咏诗歌,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学习重点:根据命题规律总结出答题步骤学习难点:辨析情景关系的几种基本形式能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分析新的考题,并运用规范的答题步骤准确作答。教学方法:教师引导点拨,学生练习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诗歌是文学世界中的异彩纷呈的奇葩,亦是璀璨夺目的珍珠,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已有“诗言志”之说,志,即怀抱情感,而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志向、抱负。先秦儒家在《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是表现作者志向的,在心里称为志,用语言表达出来就形成诗。汉代陆机在《文赋》中云:“诗缘情而绮靡”,诗因为它由情生所以显得精妙、美好。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曰“诗者,吟咏性情也”。写诗的人,是吟唱和歌颂性情的。当代诗人赵缺说“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即诗这种题材,是因作者对当时所处的境况有所感,从内心深处以诗这种文艺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感受。看来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在灿若繁星的众多诗歌中,诗人内心深处充沛真挚的情感,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则需要通过抒情方式表达,请同学们分类回顾一下你所掌握的抒情方式,你能否给它归类?二、回顾概括抒情方式(意在让学生对抒情方式有一个宏观的把握)问题:抒情方式是表达技巧的当中的一种,想一想我们学过的抒情方式有哪些?学生回答,可能比较零碎。(归类总结)表达技巧之抒情方式:1、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在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加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这种方式较直观,这里不深入讨论。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过渡:而“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利用“晴”与“情”的谐音双关,将恋人间若明若暗的爱情表现得真切动人。这就是间接抒情了。
1
f2、间接抒情:(鼓励同学们举例)A、借助物抒情具体形式为: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托物寓理如:我们学过的《咏鹅》,贺知章《咏柳》,赞美创造性劳动。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