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定义式。对于一切t
的运动的平均速度都以这么求,不单单是直线运动,曲线运动也
可以(例:跑操场一圈,平均速度为0)。
(5)位移:sv0vtt2
4.匀变速直线运动有用的推论(一般用于选择、填空)
(1)中间时刻的速度:vt2
v0
vt2
v
。
此公式一般用在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求某点的速度(或类似的题
型)。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
速度。
(2)中间位置的速度:vs2
v02vt22
梦梦
(3)逐差相等:ss2s1s3s2……s
s
1aT2这个就是打点计时器用逐差法求加速度的基本原理。相等时间内相邻位移差为一个定值aT2。如果看到匀变速直线运动有相等的时间,以及通过的位移,就要想到这个关系式:可以求出加速度,
f一般还可以用公式(1)求出中间时刻的速度。(4)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5.对于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分析如果一开始,规定了正方向,把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写成负值,
那么公式就跟之前的所有公式一模一样。但有时候,题目告诉我们的是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如:汽车以a5ms2的加速度进行刹车。这时候也可以不把加速度写成负值,但是在代公式时得进行适当的变化。(a用大小)
速度:vtv0at
位移:
s
v0t
12
at
2
推论:v02vt22as(就是大的减去小的)
特别是求刹车位移:直接
s0
v022a
,算起来很快。以及求刹车时间:
t0
v0a
这里加速度只取大小,其实只要记住加速用“”,减速用“”
就可以了。牛顿第二定律经常这么用。
6.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
实验步骤:
关键的一个就是记住:先接通电源,
再放小车。
,
。
OABC
D
E
,
307
1238
2787
,。,。,。,
常见计算:一般就是求加速度a,及某点的速度v。T为每一段相等的时间间隔,一般是01s。
4962
077740
图25
(1)逐差法求加速度
如果有
6
组数据,则
a
s4
s5
s6s13T2
s2
s3
f如果有
4
组数据,则
a
s3
s4s12T2
s2
如果是奇数组数据,则撤去第一组或最后一组就可以。
(2)求某一点的速度,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
等于平均速度即v
S
S
12T
比如求
A
点的速度,则
vA
SOASAB2T
(3)利用vt图象求加速度a
这个必须先求出每一点的速度,再做vt图。值得注意的就是
作图问题,根据描绘的这些点做一条直线,让直线通过尽量多的
点,同时让没有在直线上的点均匀的分布在直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