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归纳总结
质点: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关键在于把这个物体看成质点后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没有影响。如果有就不能,如果没有就可以。
不是物体大就不能当成质点,物体小就可以。例:公转的地球可以当成质点,子弹穿过纸牌的时间、火车过桥不能当成质点1.速度、速率: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这里都是指“瞬时”,一
般“瞬时”两个字都省略掉)。这里注意的是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平均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除非是单向直线运动)
2.加速度:avvtv0a,v同向加速、反向减速tt
其中v是速度的变化量(矢量),速度变化多少(标量)就是指v的大小;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是速度变化率,就是v,
t即a。(理论上讲矢量对时间的变化率也是矢量,所以说速度的变化率就是加速度a,不过我们现在一般不说变化率的方向,只是谈大小:速度变化率大,速度变化得快,加速度大)
速度的快慢,就是速度的大小;速度变化的快慢就是加速度的大小;第三章:
3.匀变速直线运动最常用的3个公式(括号中为初速度v00的演
变)
(1)速度公式:vtv0at
(vtat)
(2)位移公式:
s
v0t
12
at
2
(s1at2)2
(3)课本推论:vt2v022as
(vt22as)
以上的每个公式中,都含有4个物理量,所以“知三求一”。只要物体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上面三个公式就都可以使用。但是在用公式之前一定要先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常见的有刹车问题,一般前一段时间匀减速,后来就刹车停止了。所以经常要求刹车时间和刹车位移
f至于具体用哪个公式就看题目的具体情况了,找出已知量,列方程。有时候得联立方程组进行求解。在解决运动学问题中,物理过程很重要,只有知道了过程,才知道要用哪个公式,过程清楚了,问题基本上就解决了一半。所以在解答运动学的题目时,一定要把草图画出来。在草图上把已知量标上去,通过草图就可以清楚的看出物理过程和对应的已知量。如果已知量不够,可以适当的假设一些参数,参数的假设也有点技巧,那就是假设的参数尽可能在每个过程都可以用到。这样参数假设的少,解答起来就方便了(例:期中考最后一题,假设速度)。
注:匀变速直线运动还有一些推论公式,如果能够灵活运用,会给计算带来很大的方便。
(4)平均速度:vv0vt(这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才可以用)2
还有一个公式vs(位移时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