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旁多与祭祀有关,这说明古人把“羊”看作是象祭祀一样神圣的动物。所以,“羊”最初的涵义应该是表示吉祥和善意的。
二、“羊文化”的道德意蕴
由于羊从上古开始就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涉及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便产生了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羊文化”,“羊文化”可以被看作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下面主要从“善”“”“美”三个字来阐释“羊文化”
f中的道德意蕴。
1、从“善”字来看,其古字写作””,《说文》中解释为:“,吉也。从羊,此与美同义。”“,兢言也。从二言。”“兢,强语也。”段玉裁解释为“强语谓相争。”4由此可知,从“”字的结构来看,“”上为“羊”,即两者相争时,羊是作为一个决断者而出现的,它代表着公正。那么为什么羊会作为一个公正的决断者而出现呢?“法”的古字应该写作“”,《说文》曰:“,刑也。平之如水,从水、,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5“”就是“獬豸”,《论衡》曰:“獬豸者,一角之羊,性识有罪。”又如《尔雅翼》中曰:“似山羊,一角,一名神羊,一名獬,东北荒中兽也。见人斗则触不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6即“”就是古时能够评判是非、公平决断的神羊。“善”除了许慎所讲的“吉祥”、“美好”之义外,还有“善良”、“友好,亲善”等义,比如《论语八佾》:“子谓韶,近美矣,又尽善矣。”《战国策秦二策》:“齐、楚之交善。”7古时的人们就把“羊”看作是“善”的化身,一则羊是温顺,宽厚的;二则羊也是公正的象征,也就是法与德的结合。
2、从“(义)”字来看,其古字是由“羊”和“我”会意而成的,《说文》解释为:“,己之威仪也。从我羊。”段玉裁注:“古者威自作,今仁自用之。者,度也,今威字用之。”8故“”同“”,可理解为准则,法度。《左传庄公二十三年》:“朝以正班爵之,长幼有序。”9人们还把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动称为“”。在古时,祭祀活动对于人们来说很重要,用于祭祀的牲畜被成为“牺牲”,分为太牢(牛羊猪三洋齐全)和少牢(只有羊猪)。由此可知,羊经常会被作为牺牲来用于祭祀,再加上古时的神羊“獬豸”会公正执法,两者都包含着为了其他人而勇于奉献和牺牲自己的精神,所以人们就把羊看作是有“”之物。《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必自毙。”10此处的“”指的就是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另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