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忽略的“小问题”
(吉利小学五年级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一、课题背景目前在不少父母心中,都觉得很烦恼,原因是自己的孩子大事不出,小事不断。面对这些状况,有些家长就想,“树大自然直”,等孩子大了就会好了吧!而有些父母则认为这么小就这样。还得了?由此引出不同的态度与方式。前者是存侥幸心理,消极等待,把孩子中出现的“小问题”不当回事。后者则是急躁,对孩子出现的“小问题”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加以“解决”。我们认为,这两种态度与方式都是不对的,对孩子出现的“小问题”?应引起关注,科学分析,冷静处置。那么,在孩子中经常出现的有哪些“小问题”父母又该如何看待这些这些“小问题”,如何引导孩子纠正呢?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这方面的问题。
二、教学目的1、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常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以及产生这些行为的原因、应对方法。2、引起父母对孩子出现的“小问题”的重视,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克服不良习惯。
三、教导过程今天,先给各位讲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讲一名叫江舟的男孩成长的故事。江舟是家中的独子,他已在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现是在读研究生。江舟从小学到大学,品德、学习、身体全面发展。他曾在天安门广场的国庆活动中担任领唱,还曾出国演出。在他16岁生日时,不少客人来家里为他祝贺,送上生日礼物。当大家让他说两句话时,江舟恭恭敬敬地站起来,认认真真地对大家说:“今天虽然是我的生日,但我首先要答谢我的爸爸妈妈。16年里,他们抚养我非常不容易。”说着,就向爸爸妈妈深深地鞠了一躬。没想到,这一鞠躬下去,江舟的身子好半天没直起来。他想到爸爸妈妈16年来为自己操的心,受的罪,想到爸爸妈妈给自己的无微不至的关爱,江舟激动地哭起来了。客人的眼睛湿润了,江舟的爸爸妈妈也流泪了。江舟为什么表现得如此优秀?源于他的爸爸妈妈从江舟很小时候起,就不错过任何一个教育的机会。江舟小时候曾有独食的习惯,为了帮他改正,父母想了很多办法。一次四川的一位朋友给他家送来了一篮子红橘,江舟最爱吃了。爸爸妈妈要求每次吃的时候,都要同时拿3个,最大的给爸爸,
f第二大的给妈妈,小的留给自己。到最后,篮子里只剩下3个橘子,小江舟舍不得分了。父母给他讲道理,努力说服他,总算答应分了。可是怎么也舍不得把最大的那份分出去。父母告诉江舟,东西越少的时候越考验人,这个时候能想到长辈的,才是真正有孝心的孩子。最后江舟哭着按橘子的大小分出去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