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使其健康快乐成长,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体现校园“以人为本”的理念。
六、均衡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
当地基础教育整体水平高,基本满足人民教育需求,有部分名校,成为地方教育的旗帜。但地方教育需要进一步高位均衡,高位走强。(高位是相对的,是在教育发展的进程中动态的位置,在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故步自封不发展就等于落后,甚至发展缓慢也必然落后。)教育均衡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在目前当地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紧缺,重点中学的示范引领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的情况下,要让教育使每个市民受益,政府要进一步发挥教育中的公共责任和主导作用,增加教育投资,改善办学条件,特别是要改变乡镇教育的薄弱现状,教育的均衡发展不仅要求改变薄弱学校,同时要求义务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增加教师福利,使教师职业真正让人羡慕,才能留住人才,才能出名师、大师。教师待遇和周边地区相比,和地方在全国的经济地位相比并不值得自豪,并没有体现教师职业令人羡慕。
七、教学改革要进一步追求减负、高效。
现在的教育管理部门质量意识明显增强,但应更注重教育的科学化发展,增强质量意识和规范意识相结合,不能为质量而为所欲为,要严格教育法规,避免恶性竞争。教育发展的宏观管理不可以走极端,要倡导科学、高效地教学,规范、实效地教育,放眼长远,发挥教育行风监督和督导的作用,坚持制止不正常、不合法的教育现象。经济发展要完成指标,也要科学发展;教育发展也要有质量指标,更要有科学、和谐的发展方式。
以前倡导素质教育,学生减负,教师增压,今天倡导质量意识,教育行政部门把质量指标分到学校,学校指标分到班级和老师,给老师增压。现在教育改革总是通过行政手段把所有的压力都加在教师肩上,学生压力大,教师有责任,学生成绩差,教师也有责任。甚至有所谓的专家提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完全不顾教育实际,好像人的主观能动性完全可以超越客观规律性。教师也是人,不是万能的,学校要创设释放教师压力的良好氛围,建设和谐团结的工作团队,促进教师工作的科学提高,促进教师专业的良性发展。促进教师心理、生理的健康发展。
八、招生制度要进一步改革完善
教育要鼓励均衡发展,平等竞争,竞争的成绩应该来自于各学校科学合理有效的工作,不应该在招生制度上划分更多的等级,人为拉大学校间生源的鸿沟,高中等级分得越细,同一层面学校就越少,就越不利于
f竞争,也就越不利于发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