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容,采用的是几年不变的方式。孩子已经听得厌烦了,父母还是天天喋喋不休的老一套。这样,教育效果会好吗?还有句民间俗语: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长不大。这是父母的一种心理定势,须知,家长的心理定势,是不利于教育孩子的。
我们来分析两个例子。例一:一位做奶奶的打电话给笔者,说她的小孙女上了小学,两周以后变得浮躁、不踏实了。原来,孙女从4岁学钢琴,每天固定时间练习,进步很快,而且每天还有认字、学画画儿的安排,孩子很听话,很踏实。现在,放学后回到大院里就跟小朋友疯玩,不叫她不回家。有时去叫她,她公开喊:“为什么不让我跟小朋友玩儿?”拉她回家做作业,潦草从事。练钢琴也不像以前认真,应付家长。这位奶奶还希望孙女像上小学之前那样服从安排,按部就班。愿望可以理解,事实上是不太可能了。原因是,孩子上了小学,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变了,特别是认识了更多的会玩儿的小朋友。爱玩儿是孩子的天性,和小朋友一起玩儿的快乐,远远超出了弹钢琴、画画儿所带来的乐趣。这位奶奶和孩子的其他家长应该重新考虑孩子业余时间的安排。首先要考虑安排玩儿的时间,最好与别的孩子的家长统一认识,玩儿一段时间都回家做功课或学习其他安排好的内容。弹琴、画画儿等应适当压缩时间,注意激发、保持孩子的兴趣。双休日的日程优其要安排好。对小学低年级孩子来说,玩与学两不误是基本原则。玩儿时认真玩儿,学时认真学,家长帮助孩子合理安排,严格要求。
f有些家长一看见孩子玩儿,就着急生气,恨不得孩子老坐在那儿学习才好,这是认识上有偏差。一位在美国读博士的女青年对我说:“小时候我父对我说:‘玩儿的时候,要痛痛快快地玩儿;学习的时候,要认认真真地说。干什么都应讲效率。’我就是这么走过来的,至今仍然如此。”
例二:北京广播电台“家庭教育”节目组收到一封家长来信。写信的是一位母亲,儿子刚刚上初中,她在信中说:“我在教育孩子中遇到了难题。过去,儿子对我无话不说,他的情况我都知道;现在,儿子懒得和我说话,我多问了几句,他就烦躁得不得了。而且现在跟我要钱比以前多多了,买了什么也不告诉我。我想,我的儿子可能已经变坏了吧……”这封信转到我手里,希望我到电台公开解答。
其实,这对母子之间发生的情况,是比较正常的现象。上了中学的孩子,尽管才12岁左右,他们自己却觉得长大了,学着大人的样了为人处事。他们的至近人际交往关系已从父母、老师转向了同龄的好伙伴。有什么话愿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