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改环境下,时代对我们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下面仅就我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过程,谈谈自己对新课改环境下如何做好一名政治老师的理解,愿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在新课改环境下,政治的地位进一步下降,政治课能否受到学生的欢迎,全看教师的了。教师对教学的投入与教学效果是成正比的。首先是备课的投入。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但教材的知识结构并不就是学生的认知结构,因为教材的编写还要考虑该门课程的规律、特点和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知识结构的逻辑性,另一方面还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来处理教材和重组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程序,以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的正迁移。例如:“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该框教材的安排并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因为它首先指出“意识为什么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再指出“为什么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最后进行本框题的小结。为此笔者作如下调整:先讲“为什么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后讲“意识为什么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最后进行小结。这样做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正迁移的方法来理解“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原因,有利于突出这个教学重点。同时还能起到分散“意识为什么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这一难点的作用。
f在讲授某些新知识的过程中,尽管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往往不能很好地提取和利用,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即在已有知识与新授知识内容之间架起桥梁来降低衔接的难度,以及时唤醒、运用那些与新授知识内容相关的已有知识和经验,逐步启发学生完成学习迁移。例如:在讲述“货币的产生和本质”时,教材引用了马克思的一句名言“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学生一时难以理解,于是笔者就设计:①货币是如何产生的?②金银为什么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通过启发学生思维,结论就很容易理解:由于金银在货币产生之前在自然界中就已存在,所以“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是由于金银具有质地均匀、体积小、价值大、便于分割、易于携带等天然的特性,使它们天然具有充当货币材料的优点,所以“货币天然是金银”。这样学生就能较好地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以及货币与金银的辩证关系。《思想政治》教材中各知识点虽保持相对独立,但它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