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我们在对各年级数学期末测试卷进行分析时,发现了各册的概念
上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于是对其作了抽样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每年级30人)错误总点数概念性错误
错误点数占错误总
点数的百分率()
一年级
72
99
64.7
二年级
187
141
75.4
三年级
235
189
79.1
四年级
204
167
81.9
五年级
262
223
85.1
六年级
381
332
87.1
从上表可以看出,学生有相当一部分错误落在数学概念上,随着
年级的升高,所学“概念”的增多,在“概念”处的错误比例也逐渐
递增,可见各册的数学概念并非被我们及时有效地解决,由此产生的
知识、技能漏洞也在不断的被扩张。为此,我们对“概念”教学的现
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1、概念教学,有名无实。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教师对数学概念的
处理,还没有从其他教学点的处理方法中凸现出概念教学自身固有的
教学方法。如“分数的意义”是概念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一般只
在教学任务分析中简单笼统地照本说明分数的意义比较抽象,学生不
易理解掌握,教学时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直观图形和学生熟
悉的事例,让学生在剪一剪、涂一涂、折一折等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在实际教学中,除了极少数的几堂公开课外,
却很少看到教师按原先设想好的去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概念教学。
在被调查的12节课中,共遇到5个比较重要的数学概念,其中有3
个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只有2个概念被基本解决。可见“教学”
教学尚未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有的教师因受教学条件的限制,而放
弃对“难点”的有效处理;有的教师因怕麻烦,而用一般的教学方法
取而代之;有的教师因找不到解决“难点”的对策,而盲目处理之。
2、意近求远,事简索繁。有些“概念”的解决并不困难复杂,只
要抓住问题的要害一攻即破。但有的教师却将“概念”问题“研究”
f得使人忘记了它原来的面貌,使“难点”难上加难,可谓“意在近而求诸远,事本简而索诸繁”。最终“概念”还是得不到根本的解决。例如:“吨”的认识教学,只要让学生先掂一掂已知重量的商品(可选择约20千克的),再估算一下大约这样的多少份为1吨,就能初步建立起“吨”的概念。但有的教师却绕过学生的“体验”,在课堂上把1吨比作1立方米水的重量、20袋水泥的重量,相当与10个100千克的重量……用模糊的、抽象的概念来解释新概念,使学生只是死记1吨是10个100千克,不知其貌其重。
3、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如果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