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新型食品安全风险。
2017年我国食品抽检总体不合格率为24。其中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占不合格样品的239。特别是粉条粉丝、面制品中铝超标问题尤其突出。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中小食品企业整体素质不高,为了延长食品保存期,强化感官特性,不顾法律法规要求,超限量、超范围地滥用食品添加剂。
此外,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品类风险备受关注。2016年农业部调研发现我国部分省份存在在转基因作物非法种植现象。转基因产品的规范化管理与民众的知情权的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摘编自201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材料二1
在工业和医学领域,甲醛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有机物,但在食品行业,它是非法添加物。因此,不允许将甲醛添加到食物中只要添加就是违法。
尽管有人认为甲醛在食物中的防腐效果并不好。在面条中添加甲醛没有意义,但是面条等食品中检测出甲醛的案例并不少。比如2016年陕西榆林一家面店的老板为了延长面条的保质期,从网上购买甲醛,生产面条时添加其中。警方及时将面店老板抓获,他供认不讳,最后被判刑一年并作罚款处理。
除了直接添加甲醛,食物中的外来甲醛还可能来自甲醛次硫酸氢钠。甲醛次硫酸氢钠是一种化工原料俗称“吊白块”。国家已明令禁止将其作为添加剂加入食品,但是由于它可以改善食物的口感和外现,一些不法商贩在食物生产过程中将其掺入,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摘编自《科学画报》2019年第3期
材料三食品安全问题调查
月食品安全已经越来越成为不同类型消费者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消费者担心哪些方面食品安全问题相关机构进行了一项关于食品安全的调查。
材料四2
近年来,中小学生食物安全引发全社会高度关注。日前,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针对学校集中用餐安全问题作出部署,为保障师生的食品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的“学校集中用餐”制至少有三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首先,应确定校级以上的“学校集中用餐”责任主体,由责任主体负责制定地区餐费标准,设置非营利机构或委托有资质的餐饮企业,以属地为中心形成统一的采购、制作、运输系统,改变目前自办食堂、委托、外包、外购等状况。其次,进一步健全法规体系。对食堂面积、设施设备条件、
f人员资质等具体指标应作出明确规定。最后,“学校集中用餐”除“就餐”之外还最具教育
教化功能。学生可以在就餐过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