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林;修建工程设施阻挡、调整和疏导泥石流;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等及时搬迁和疏散。第六节地球表面的板块1.大陆漂移说:魏格纳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和其他依据提出。2.海底扩张说:由哈里赫斯和迪茨基提出,在大洋中部形成一个地壳裂缝(称洋中脊),那里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的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在洋壳上方的大陆地块,像在输送带上一样被推着一起向两边移动。3板快构造学说:(1)全球由板块、板块、板块、板块、板块、板块六大板块组成,漂浮在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2)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山脉(海沟、岛屿),板块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
第七节地形和地形图1地形的类型丘陵地面起伏较小,海拔高度有高有低,相对高度小。平原地面宽大,起伏较小,海拔明显较低,相对高度小200米以下山地地面起伏明显,海拔高度较高(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大高原顶面较大,起伏小,海拔较高(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小(和山地的区别)盆地周围山脉,中部低陷,海拔高度有高有低,相对高度较小2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1)等高线: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高值。(2)地形和等高线分布的关系。地形部位等高线分布特点山顶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鞍部两条等高线凸出部位相对应峭壁等高线重叠处山脊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陡坡等高线较密处缓坡等高线较疏处山峰(洼地)等高线呈很小的封闭的曲线时(中间高)或(中间低)3地形的变化
f(1)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主有主要是受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生物等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2)内力和外力作用对地球的地形形成有什么不同?内力作用使地面形成高山,深谷,使地表起伏加大。影响是阶段性的。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具有缓慢、持久的影响。(3)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全球而言,内力的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居主导地位,而在局部地区,外力作用也可能居于主导地位。第一节物质的构成
1、定义: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2、性质:(1)分子很小。(2)分子之间存在空隙。(3)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4)同种分子之间有斥力,不同种分子之间存在斥力。3、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液体分子次之,固体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