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界等等。第三节组成地壳的岩石1岩石的成因及常见岩石岩石种类形成原因特征常见类型玄武岩花岗岩石灰岩、砂岩页岩、砾岩大理岩、板岩片麻岩
岩出喷岩浆喷出地壳冷却凝固而成明显矿物晶体颗粒、
岩浆岩气岩侵岩浆侵入地壳冷却凝固而成入孔或柱状结构地表碎屑物一层层堆积、压有明显层状结构特沉积岩固化而成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条变质岩件下原来岩石的成分和结构发片状的结构实、化石。征或
f生变化而形成的新岩石2岩石的应用:建筑材料(大理石、花岗岩),工艺品材料(和田玉、青田石)等;岩石在形成过程中科院形成各种矿产资源(铁矿、铜矿)。
第四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1.地壳变动:悬崖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说明发生了海陆变迁)、火山和地震。褶皱:地壳受力挤压而发生的弯曲变化。断层:岩层受力断裂,断块位置发生错动。2.火山:(1)火山由、、组成火山喷发物:气体(二氧化硫)、熔岩流、火山灰(2)火山按活动特点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3)分布:环太平洋陆地和周围海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带3地震:(1)地震成因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震动。(2)地震结构包括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3)分布:环太平洋陆地和周围海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带(4)防震自救的措施:跑到空旷的地方,或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里或桌子下等。第五节泥石流1泥石流是指在山区因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2泥石流形成的原因主要有:(1)自然原因:①山区(特别是陡峭地形)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较大,冲刷力强;②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块等),容易被水流冲刷;③有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2)人为原因:滥砍滥伐,不合理地开挖和堆积,改变了地表形态和土层结构。3泥石流的爆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和历时短的特点,经常与山体滑坡和崩塌相伴发生,破坏力巨大。4危害: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水电站等设施,摧毁矿山,掩埋良田,堵塞河流,毁坏房屋建筑。5防御措施:(1)应急措施: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
f高处,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2)防御措施:建立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植树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