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米的正方形,用它量一量长方形、正方形图形的面积有多大,量一量数学书的封面有多大。由于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参加实践,所以学习兴趣很浓,对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理解深刻,记忆牢固。
四、尝试练习,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根据儿童的这一特点,采取尝试性练习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第九册“分数化成小数”时,先让学生用除法把43、725、13、722化成小数,然后教师指出问题,什么样的最简分数能够化成有限小数,什么样的最简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能不能进行除法计算,从中找出规律来呢?由于学生通过练习,急于寻找规律,学习积极性就高涨,兴趣就大增,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分数化成小数的几道算式,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
五、巧妙设问,激发兴趣
教学是艺术性的劳动,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恰当的姿势和手势、巧妙地设计各种启发式的问题,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十分注意自己的数学语言,无论在复习旧知,导入新知,还是巩固新知时,都应注意巧妙地设计一些思考性较强的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例如,在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进行求相同加数的和的加法计算比赛,根据比赛结果,教师提出问题:“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什么方法计算要简便?”当学生认识到用乘法计算简便后,老师又提出:“2×3读作什么它表示什么?3×4读作什么?表示什么?乘号前面的数是什么数?乘号后面的数是什么数结果叫什么?”通过层层设问,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发展。
六、多样化教学手段,激发兴趣
注意力不稳定,对某一事物集中一段时间就开始分散、就不感兴趣、喜欢多变,这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教学中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特别是一堂课的练习,切忌单调的形式和简单机械的重复,否则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游戏进行教学,把学生对游戏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如口算、笔算接力、组数对口令、找朋友、开火车、夺红旗等;在高年级教学中,教师可采取看谁解得快,看谁解法多,看谁编得又对又快自编应用题等办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习疲劳,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