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拿来主义》教案华东师大版
课题三维目标重点难点教法教具第一课时1、了解文章的背景,指导学生阅读“预习提示”补充:30年代,除了封建复古主义,卖国求荣的“全盘西化”等教思潮外,在左翼文化战线内部也有同志认为“采用旧形式”就是“机会主义”、“类乎投降”的“左”的观点,鲁迅已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观点在其它文章中阐明了自己的看法,用“弃去学过程蹄毛,留其精粹”概括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观点。毛泽东同志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一文中也作了精辟的论述。2、教师范读课文,给课文生字正音。如:羹、炙、诩、髓、孱、蹩。3、“拿来主义”这个命题的含义是什么?它包含“为什么要拿来”和“什么是拿来(亦即“怎样才是拿来”)”两个部分。4、理清作者思路,划分课文段落。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四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的后果。教这一部分回答了“为什么要拿来”的问题。第二部分(第五至第九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内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学过这一部分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回答了“什么是拿来”的问题。第三部分(第十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程重要意义。5、讨论:①国民党政府奉行“送去主义”的实质是什么?正确的主张应该是什么?(指生阅读一、二段,在教师串析的基础上回答:其实质是媚外求辱和欺世惑众。我们必须针锋相对,实行“拿来”)拿来主义1、正确对待文化遗产,要根据民族文化的需要为“我”所用;2、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3、了解杂文与一般议论文的区别,掌握本文语言犀利和幽默的特点1、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设喻的含义语言特点点拨、答疑、引导、讲解学法自主学习、探究讨论(备注补充)多媒体设备主备人陈爱琼2课时
f②一二两段中的引号有什么作用?(有特指,有引用,有讽刺,有反语)6、讨论:“送去”之后会导致什么惨重后果呢?(指生阅读三、四段,在教师串析的基础上回答:其后果必然会导致亡国灭种。)7、提问:第五段中“摩登”和“吝啬”两个词的运用有什么妙处?(一是有讽刺效果,一是贬词褒用。)这一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由上文揭露批判“送去主义”转入下文提倡实行“拿来主义”。)作业:认真阅读课文,完成练习三、四。第二课时1、检查前课学习情况:①听写并解释中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