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贵航云雀轿车厂;做工业照明设备的浙江中誉联手东风收购武汉万通汽车;做汽配的宁波华翔收购河北中兴汽车;宁波奥克斯集团收购沈阳双马汽车等。此时的李书福除了压力之外,先入者的优势开始显露。2003年,吉利销售汽车8万多辆,销售总额为43亿元。
2004年1月,北京亚运车市公布了2003年北京市场十大畅销车型,消费者货币投票的结果是,859种车型按销售量排名,吉利美日入选,这让李书福颇感欣慰。
f神奇的生命力
北大政府管理学院路风教授告诉记者,吉利是一个有着很多人难以理解的生命力的企业。实际上,这一点颇似李书福本人。
在浙江浓郁的商业氛围下长大的李书福,19岁就开始做小生意从废品中提炼金银。之后,李书福自己开起照相馆。
一年之后,李书福开始做电冰箱,很快显示了在经营上的天分,年营业额达四五千万元。然而,由于没有进入国家的定点生产企业,李书福不得不放弃了电冰箱的生产。
1991年,李书福瞄准建材高端市场,中国第一张美铝曲板和第一张铝塑板就此问世。至今以国美命名的建材,仍然是吉利集团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
在接下来的摩托车项目中,李书福再次表现了商人敏锐的嗅觉。在一次参观中,李书福发现制造摩托车原来如此简单,而且利润空间巨大,于是决定生产。李书福的摩托车厂生产了中国第一辆踏板式摩托车,1998年产量最高时达65万台,产值连续几年高达20亿-30亿元,出口到22个国家,跻身全国民营企业前四强。
而在李书福一连串的创业中,他对技术的把握是其特殊的优势。19岁时从废旧显像管当里提炼金和银,李书福已经开始依靠技术赚钱。开照相馆时,照相机也是李书福自己买来镜头、齿轮等依样画葫芦组装的,连反光罩也是找乡下敲铁皮水桶的工匠敲的。
此后一长段时间内,李书福一直使用“依样画葫芦+改良”的方式。李书福生产摩托车时,首先买来样车拆了以后看原理,“拆了以后,我把它按照市场需要改了,”李书福说,李书福的低价摩托车非常受欢迎。“不是模仿。从根本上来讲的话,实际上是一种对新鲜事物感悟的问题。”李书福说。
1989年,李书福花6万块钱买了一辆深圳产的中华轿车,“我看了一下,并没有多少东西嘛。”李书福说。之后吉利开始造车,也是“仿造+改良”。这些工作全凭李书福的聪明劲。
一开始,李书福觉得造汽车并不复杂。“你想想,汽车四个轮子一个方向盘一个发动机一个车壳,里面两个沙发,简单地讲就是这样。”李书福的这段著名言论,后来成为外界证明其疯的代表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