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和灭火灭火》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案设计一教学目的知识:了解燃烧和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了解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以及它们与燃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能力:在学生了解以上氧化反应后,引导学生联系生产及生活实际得出防火、灭火及预防自燃的一些有效措施。思想教育:使学生逐步了解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辨证思想。重点难点:重点难点:了解燃烧的条件。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实验讨论法。教学用具:教学用具:仪器:烧杯、球胆、玻璃管、薄铜片(或铝片)、试管。药品:白磷、红磷、热水(60℃以上)、氧气。教学过程
fff作业:P131页1、2、3、4、5。附1:课堂练习一为1把一小块白磷放在盛有80℃水的烧杯中,白磷并不燃烧,这是因A.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C.白磷的质量太小B.温度超过着火点D.白磷没与氧气接触
2用水可以熄灭着火的木材,这是因为A.水蒸发吸热,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B.水的密度比木材大C.水蒸发吸热,提高了木材的着火点
D.大量水蒸发吸热,使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而且水蒸气又起着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的作用3将下列灭火措施的标号填在各小题后的括号内:A.隔绝空气B.移开可燃物C.使可燃物的温度低于着火点①油锅着火时,加上锅盖
f②消防队员用冷水浇灭燃着的可燃物③将沙土铺洒在燃烧的化学药品上④草原着火时,在着火点周围割除草,打出防火道附2:课堂练习二4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的相同点是A.都产生热C.都很剧烈B.都发光D.都需达到着火点
5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措施是A.设法阻止石油喷射B.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C.设法降低石油着火点D.设法降低油井温度6下列变化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C.酒和醋的酿造D.镁条在氧气中燃烧7用坩埚钳夹住镁带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镁带燃烧发出____。在动植物呼吸、钢铁生锈的过程中却包含着____。物质在缓慢氧化的过程中会不断产生热量,秸秆、柴草等如果堆放不合理,空气不流通,时间长了会引起____。硫在空气中燃烧仅发出微弱的____火焰,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呈现____火焰,这说明氧气____,燃烧____。加油站汽油蒸发接触到明火时,就会有发生____的危险,所以一定严禁____。附3:课堂练习三8扑灭少量油类着火时是用沙子盖灭,而不是用水熄灭,为什么?9将细铜丝编成网水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