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前
项和公式和等差数列的性质整理计算即可求得最终结果
【详解】
由题意可得:10
110
2
×10511015,
则1103,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471103
本题选择A选项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前
项和公式及其应用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
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
14.C
【解析】
【分析】
根据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进行变形可得35,结合条件代入5后可得所求的值.
3
5
【详解】
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
3
3
23
23
15
15
5
15
25
2
15
5
5
2×5
3×51
5
,
8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和项的下标和的性质,解题时要注意等差数列的项与和之间的
联系,关键是等差数列中项的下标和性质的灵活运用,考查变化和应用能力.
15.B
【解析】
答案第6页,总16页
f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分析】
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结合已知条件列出关于a1,d的方程组,求解即可.
【详解】
设等差数列a
的首项为a1,公差为d,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已知条件得
16213=1
12=0
1=1
,即
,
12=0
1
解得d,
2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同时注意方程思想的应用.
16.4
【解析】
【分析】
由已知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可求c
【详解】
1
1
2
2
√3
2
∵A60b1面积为√3bcsi
A×1×c×,
∴解得:c4,
【点睛】
1
在解三角形面积时有三个公式可选择,但是题上已知角A,所以我们需抓取Sbcsi
A
2
√3
17.4
【解析】
【分析】
由已知及正弦定理可得si
(AB)0,结合A,B的范围,可求π<AB<π,进而求
得AB0,可得ab1,利用余弦定理可求cosA,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可求si
A,根
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计算得解.
【详解】
∵acosBbcosA,
答案第7页,总16页
f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由正弦定理可得:si
AcosBsi
BcosA,可得:si
(AB)0,
∵0<A<π,0<B<π,可得:π<AB<π,
∴AB0,可得:ab1,
222
∴cosA
2
131
1
2×1×√32,可得:si
A2,
1
√3
1
1√3
∴S△ABC2bcsi
A2×1×√3×24.
√3
4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三角形面积公式在解三角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