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几何图形初步
【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一些简单的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会画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2.进一步掌握直线、射线、线段以及角的概念、性质、表示方法和画法,并会进行线段、角的基本运算.3.逐步培养读图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学习重点】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并进行线段与角的计算.【学习难点】从图形中找到几何元素间的关系,并应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行为提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新知.
行为提示:认真阅读课本,独立完成“自学互研”中的题目.在探究练习的指导下,自主的完成有关的练习,并在练习中发现规律,从猜测到探索到理解知识.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本章知识结构图:
f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线段的有关计算典例1:如图,在射线OF上顺次取A、B、C、D四点,使AB∶BC∶CD=2∶3∶4,又M、N分别是AB、CD的中点,已知AD=90cm,求MN的长.
解:设线段AB、BC、CD的长分别是2xcm,3xcm,4xcm,∵AB+BC+CD=AD=90cm,∴2x+3x+4x=90,解得x=10,∴AB=20cm,BC=30cm,CD=40cm,又∵M、N分别是AB、CD的中点,∴MN=MB+BC+CN=12AB+BC+错误CD=10+30+20=60cm.知识模块二角的有关计算
典例2:如图,OB是∠AOC的平分线,∠2∶∠3∶∠4=2∶3∶5,求∠1、∠2、∠3、∠4的度数.解:设∠2=2k,则∠1=2k,∠3=3k,∠4=5k,得2k+2k+3k+5k=360°,解得k=30°,所以∠1、∠2、∠3、∠4的度数依次为60°、60°、90°、150°
指示: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多举生活中的实例,包括“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实际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
f行为提示: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先对学,再群学.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对照答案,提出疑惑,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各小组展示的黑板上,在小组展示的时候解决.
积极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和解法,大胆质疑,认真倾听.做每一步运算时都要自觉地注意有理有据知识模块三基本事实的实际应用典例3:如图所示,平原上有A、B、C、D四个村庄,为解决当地缺水问题,政府投资修建一个蓄水池.不考虑其他因素,请你画图确定蓄水池H点的位置,使它与四个村庄的距离之和最小.
解:连接AD、BC交于H,则H为蓄水池位置.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交流预展】
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