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课题名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缘起、国际比较与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基本框架建立研究
课题批准号:DGB010605课题级别:教育部重点课题学科分类:教育发展战略课题鉴定时间:2008年11月课题负责人:王民北京师范大学主要成员:蔚东英、钱丽霞、史根东、杜广慈、
王丽、亨瑞、李滢、杨德军、王巧玲、陈红、霍志玲、袁晶、丁志军、仁青措、李红秀、胡静、刘蕴丽
f研究总报告
1研究目的及意义
1987年4月,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的布伦特兰向联合国提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之后马上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共识。1987年8月,在前苏联莫斯科召开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关于国际环境教育和培训会议”中,首次提到了在可持续发展中环境教育及其培训的重要性。1991年,WCS发表了《关心地球迈向可持续生活的战略》,重点强调了教育在实现可持续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要求环境教育应该能够使公民了解、认识并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WCS率先指出环境教育应重新定向,迈向“可持续发展教育Educatio
forsustai
abledevelopme
t”。因此,它要求重新界定环境教育的含义,充分考虑造成当前环境问题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原因,并正式确定了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环境教育的核心目标:“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民都应该过上可持续发展的生活:个人、社区、国家、以及整个世界,要采取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要求人们在态度和行为方式作出巨大的改变。”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21世纪议程促进教育、公众意识和培训》进一步肯定了教育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为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目标和方向构建和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为了实现环境与发展双重目标,教育的内容应该进一步扩大,不再局限与对环境问题的关注。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它不断融合了许多新的内容,把社会责任和社会公平、社会公正、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及生物多样性和文化的多样性等各种重要的概念结合起来。综合这些思想,由此而形成了一种全面的、跨学科的、综合的学科教育,即可持续发展教育,使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自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教育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来,可持续发展教育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一些国家积极地开展可持续
2
f发展教育的研究工作。如美国1994年10月召开了“支持环境教育合作者国家讨论会”,与会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