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取氧气》(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制取氧气”课题是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的内容。本课题是学生练习了实验基本操作后接触到的第一个气体制取实验,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思路的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更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打下良好的基础。2、知识结构图
二、教学思路本教学资源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能够通过模拟动手探究,综合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因而变演示实验为随堂探究实验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得出制取氧气的原理,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的概念,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交流的环境中去学习新知识,掌握运用新知识。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学会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氧气的方法;(2)认识催化剂、催化作用及分解反应;
f(3)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并试验氧气的性质;(4)掌握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2、过程与方法(1)学习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反应的原理决定实验的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和检验气密性的方法;(2)感悟通过实验探究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查阅资料制定计划进行实验记录现象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3、情感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逐步认识用实验验证化学理论,从而进一步体会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2、教学难点:催化剂的概念五、设计理念1、“学习者经验转换”的哲学思想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想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这种经验不仅包括外部环境的刺激、个体的练习,更重要的是包括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复杂的交互作用。经验是学习的基本。在本课题中,学生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环境,进行模拟实验探究,从而形成经验,建构知识体系。2、认知主义心理学的“发现学习”理念所谓发现学习,是指学习者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在本课题中,我们为学习者创设学习情境,提供实验探究的工具和提示,引导学习者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中得出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获得相应的知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