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的改革趋势(六)1班级规模小型化2空间安排多样化3注重个别化教学4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化
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六)1教学目标设计2教学内容设
计3时间设计4措施设计5评价设计
教师德育过程中运用奖励的教育艺术(七)1奖励的指向不仅是成功的结果,而且是获得成就的过程2奖励的频率和程度适当3注意奖励的灵活性运用4坚持奖励的精神鼓励性质5奖励应尽可能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教学工作评价途径(六)1领导评价2学生评价3同行评价4教师评价5专家评价6学生成绩分析
K课程编制的基本环节五1确定课程目标2选择课程内容3组织课程活动4评价课程
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四)1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主要依据2必须适应学生的特点3注重内容的基础性4贴近社会生活与学习生活
L历史上关于教育起源问题主要观点(一)1教育的神话起源说2教育的生物起源说3教育的心理起源说4教育的家庭起源说5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列举《学记》中概括总结的教学原则(一)1藏息相辅2教学相长3师严然后道尊4启发式教学
理想师生关系的特征(四)1民主平等2尊师爱生3教学相长
M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含义(三)1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完整发展”2人的全面发展也指人的“和谐发展”3人的全面发展还意味着人的“多方面发展”4人的全面发展还指人的“自由发展”
P品德的形式结构(七)1道德认识2道德情感3道德意志4道德行为
R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二)1人口数量影响制约着教育的发展2人口质量影响制约教育的质量3人口的就业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S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三)1全体发展2全面发展3主动发展4和谐发展5充分发展6可持续发展
师生关系的类型(四)1民主型2挚爱型3管理型4专制型5放任自流型
世界各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四)1基础学科将得到进一步加强2道德教
育和人文教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3课程设置趋于个性化,综合化4课程管理的动态化、弹性化。
说课中的“说教学过程”的主要内容(六)1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2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3说明重点与难点的处理4说明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5说明板书设计
W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三)1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2坚持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4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具体任务(七)1培养学生正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