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名词解释
B1班级授课制(六)也称课堂教学,是按学生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以班为单位,按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课程表,分科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D19德育方法(七)是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序的,相互关联的活动方式和手段的组合
F3复式教学(六)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再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H20核心课程是以问题为核心,把几门学科联系起来,有一个教师或教学小组通过一系列活动进行教学的课程。
J4教育学(一)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5教育目的(三)是指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
6教育方针(名单三)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7教师(四)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职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8教师资格制度(四)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执业许可制度,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9教师聘任制(四)是指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教师资格证的公民担任相应的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
10教学原则(六)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K11课程标准(五)是指根
据课程计划制定的有关科学的目标、水准、结构与教学要求的纲领性文件。
P12培养目标(名单三)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变化,也就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人的具体质量规格标准。
S师德(职业道德)(四)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X13学校教育(一)是指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14校本课程(五)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15行为训练法(七)是通过道德实践和对道德行为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