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起来的,一些地方不顾自身具体条件、一哄而上的大搞小城镇建设,出现了城镇数量上的盲目扩张、布局分散,全面开花,摊子铺得很大,少数地方甚至出现了“乡乡建镇、村村建镇”的现象。据统计,90年代初期,中国农村小城镇的平均规模建制镇只有6000人,非农业人口只有3000多人;集镇只有1700人,非农业人口不到400人。农村城镇建设的分散布局,严重影响了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城镇对乡镇企业的聚集功能变弱,乡镇企业进入城镇的动力不足,反过来影响着农村城镇的发展。
f二、当代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促进城镇工业化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1】把发展城镇产业特别是工业、商贸服务业作为城镇化的第一推动力。“如何让人民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作为实现工业化发展必经途径的城镇化被视为突破口。”【2】一是强化城镇产业规划对城镇空间规划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注重城镇产业潜力的调查研究和挖掘,夯实城镇规划的基础。“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库茨涅茨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进行了专门研究。他认为,在现代化早期,工业化是现代化的第一推动力,到了现代化更高阶段,即城镇化率在30%~70%的发展阶段,城镇化就会取代工业化成为现代化的第一推动力。”【3】
二是发展产业集群。认真实施产业振兴规划,同时,要大力支持工业园区建设,这样既可以节约使用城镇建设用地,又可以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三是发挥区域资源享赋的比较优势,培育一批特色产业,以区域中心城镇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为依托,大力发展制造业、农产品加工、原材料、房地产、商贸服务业和旅游休闲等产业;注重大中城市优势产业链中的中、下游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造良好的投资氛围,优化投资环境,以良好的投资前景最大限度吸引投资者;抓住机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的内移,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二发挥资源优势,推进农村工业化发展
“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其本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过程,尤其是农民物质生活条件极大改变的结果。”【4】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要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大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长农业产业链,形成优质、高产、高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