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低年级写字教学之我见
现在科技那么发达,电脑都普及了,让学生花功夫练字,值得吗?诚然,用电脑制作文本的确是便捷多了,但它却不能完全取代人的书写活动,更不具备写字活动本身所特有的育人功能。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字是一种凝聚力。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根,不仅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睿智、中华民族的灵魂,更凝聚着一种民族精神。因此,《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写字教学,它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不仅是让学生练出一手好字,同时也是以写字常规训练为手段,培养其意志品质。同时,让学生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站在这样的高度,我校结合在研课题《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途径与方法研究》,对低年级写字教学进行了一些实践与研究。下面就新课标下低年级写字教学策略,谈谈我的看法。一、把握要求,是提高写字教学质量的前提。以往的写字教学的要求偏于知识性,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等。实践证明,这种要求是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语文课程标准》重新定位了写字教学的要求,简化为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要求“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间架结构只须“注意”。《语文新课程标准》更重视的是学生写字的学习过程,适当降低了难度,也减轻低年级孩子的负担。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就要求他们写出工整、漂亮的好字,不符合学生的生理特点。因为写字需要一定的力度的,而小学生手部肌肉还很嫩,为了加强书写力度,他们只能变换执笔姿势,把笔握得很低、很紧,甚至以拇指包住食指。为了看清自己写的字,头也开始扭到一边,甚至整个身体都是歪斜的,到后来纠正更为困难或者说根本就纠正不了。这样不但有碍学生的学习,而且有碍学生的健康发育。准确把握新课标定位的写字教学要求,是提高写字教学质量的前提。二、激发兴趣,是提高写字教学质量的关键。写字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练成,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写字过程枯燥乏味,再加上低年级学生自控能力差,要让生性好动的孩子喜欢写字,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必须重视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1、故事激趣。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涌现过许多书法家,到今天还流传着他们的奇闻轶事。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郑板桥“卖字助穷人”、岳飞“沙上练字”等。学生会被故事中的主人公刻苦练字的精神所感染,从而受到启发。2、竞赛激趣。针对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胜这些心理特点,在写字教学中,我安排了一系列的比赛活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