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齿轮的工艺路线
备料→下料→锻造→正火→机械加工→渗碳、淬火及低温回火→喷丸→磨内孔及换挡槽等的机械加工→后工艺31备料准备供应生产所需材料,准备原料。32下料根据汽车后桥齿轮尺寸,对原材料下料,综合考虑热处理,加工余量。33锻造锻造加工,将原材料状态的工件锻成近成品形状。基本原则:⑴钢料在锻造温度范围内应具有良好的塑性和较低的变形抗力⑵能锻出优质锻件
3
f⑶为减少加热火次提高锻造生产率锻造温度范围应尽可能宽。始锻温度的确定:⑴必须保证钢无过烧现象⑵对于碳钢:始锻温度应比铁碳平衡图的固相线低150~250℃。终锻温度的确定:⑴保证钢料在终锻前具有足够的塑性⑵使锻件获得良好的组织性能。对于亚共析钢,终锻温度应在A3线以上1550℃,位于单相奥氏体区,塑性良好。各类钢的锻造温度范围:1普通碳素钢始锻温度1280°C,终锻温度700°C,锻造温度范围580°C;2优质碳素结构钢始锻温度1200°C,终锻温度800°C,锻造温度范围400°C;
3碳素工具钢始锻温度1100°C,终锻温度770°C,锻造温度范围330°C;4合金结构钢始锻温度11501200°C,终锻温度800850°C,锻造温度范围350°C;5合金工具钢始锻温度10501150°C,终锻温度800850°C,锻造温度范围250300°C;6高速工具钢始锻温度11001150°C,终锻温度900°C,锻造温
4
f度范围200250°C;7耐热钢始锻温度11001150°C,终锻温度850°C,锻造温度范围250300°C;8弹簧钢始锻温度11001150°C,终锻温度800850°C,锻造温度范围300°C;9轴承钢始锻温度1080°C,终锻温度800°C,锻造温度范围280°C;由于20CrM
Ti属于合金结构钢、亚共析钢。所以初锻温度1150℃,终锻温度800℃。34正火正火处理,改善材料组织,细化晶粒;合金钢,淬火前消除魏氏组(羽毛状的上贝氏体)为下步的加工及渗碳做准备,并且改变硬度。由于20CrM
Ti是亚共析钢,应该加热到Ac3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空气中冷却到室温。正火处理后硬度正常来说在150HB240HB左右,金相组织为粒状贝氏体、白色断续网状分布的铁素体以及黑色块状的珠光体。改善材料硬度,便于机械加工。35机械加工正火提高了低碳钢的硬度,可以对工件进行粗加工,铣出斜齿,磨内孔及换挡槽等的粗加工。36渗碳、淬火及低温回火渗碳可以使渗过碳的工件表面获得很高的硬度,渗碳温度920940℃,渗碳温度为5h,渗碳后预冷至840860℃,直接淬火(为
5
f避免产生第二类回火脆性,采用油冷),获到细小的马氏体组织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