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语调以及语气。孔子对说话的要求既多且严,他认为君子说话一点儿不能马虎随意,8220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82218220苟8221,苟且,马虎,随便。并且说话要严谨,8220多闻阙疑,慎言其余。8221做事要多,说话要少,8220敏于事而慎于言。8221说话要看对象,8220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8221说话要讲究契机,当说则说,不当说则不说,8220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82218220浮躁8221、8220隐瞒8221、8220瞽瞎8221三者皆是未能把握讲话的契机。孔子不仅有以上要求,重要的是他更注意说话时的容貌态度以及语调语气的变化。在父兄宗族乡人中讲话,谦卑逊顺,迂讷迟滞;在宗庙朝廷讲话,晓畅明晰,轻快流利;与下大夫讲话,温和快乐,简捷刚直;与上大夫讲话,正直恭敬,和悦而诤;与君王讲话,恭敬局促,但行步安详。8220恂恂如也,便便言。8221是讲话的语态,8220似不能言者,唯谨
f乎!8221以及8220屏气似不息8221皆是说话的语气,8220侃侃如也。82218220如也。82218220躇如也。82218220与与如也。8221既有说话的语态,又兼说话的语气。今人讲话却不注意语态语气语调,今人研究语言学,多研究静态语言学,而不研究动态语言学,记录孔子语态语气的句子虽然不多,但足以窥见古人对说话要求的具体翔实。一句话要说得达到目的,其中说得8220对不对8221,所占的比例大约是30,8220好不好8221所占的比例大约是70,这70都表现在说话时的态度、动作、语气、语调等似乎不重要的辅助手段上。孔子不仅是一位仁道推广者,更是一位语言大师,语言犹如推行仁道的双翼,如果没有语言的翅膀,仁道推广难能获得成功。明代思想家吕坤在《呻吟语》中说:8220简而当事,曲而当精,精而当理,确而当时。一言而济事,一言而服人,一言而明道,是谓修辞之善者。其要有二:曰澄心,曰定气。8221也是对语言的目的性所做的要求。但他也仅仅是对语言精确度,简洁度,以及语言内在的发声吐语时的宁静之气所做的具体要求。要求虽然很高,但未能涉及说话时的语态、语调、语气。语态、语调、语气在言语表达中是一些看不见摸不着,又很
f难记录的东西,孔门弟子们挖空心思用了一系列的叠音词来记录描绘,这些叠音词在今天看来(即便是在当时)也是很难准确描摹或诠释的文字,今人读来也只能以意逆志,揣摸而己。但在今人的言语运用中不能不详加探索,仔细体会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