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自然
社会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利用达到了空前的协调,矛盾迅速
时期
规模和高度
激化
后工人类认识到应主动谋求与改变传统的发展模人口、资源、环谋求人地协调
业化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寻求式,走可持续发展境和发展问题得
时期人地协调的道路
的道路
到普遍关注
承转从18世纪中叶第一次技术革命以来,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人地关系的思想都
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点拨
18世纪中叶
19世纪
20世纪初
认识人地矛盾
地理环境决定论
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
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论
“二战”后和谐论
小结板书
1、
生产力较发达
人地矛盾激化
工业文明时期
征服自然
环境问题严重
生产力高度发达
寻求和谐发展
2、后工业化时期
谋求人地协调
环境和发展得到普遍关注
跟踪练习读下题,思考作答:和谐论观点的主要思想是:A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取决于所在的地理环境的性质B人类通过文化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变化产生长期的适应
fC人类应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使人地之间得到协调发展
D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协调
点拨“二战”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许多地方的人地关系矛盾已尖锐
到非解决不可的地步,有些问题危及到全人类的发展,这样,“和谐论”应运而生,它主张
人类应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使人地之间得到协调发展。答案为C
“活动”探究读P97“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题1、2、3
点拨题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人类社会早期、农业社会时期、工
业社会时期和“二战”以后四个阶段。
题2: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例如,18世纪以来先
后出现的地理环境决定论、适应论和人地协调论等,就反映近代人类对人地关系由浅入深、
有片面到全面的认识过程。
题3:工业社会时期对自然景观的破坏在方式、范围、强度上都远远超过了农业社会时
期,原始的刀耕火种,尽管对自然景观有所破坏,但由于这种迁移农业的生产方式落后,作
用范围小,若干年后自然景观还能得到恢复。而工业社会时期则是集约化大规模生产,它对
自然环境的破坏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恢复。
课堂小结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是一个渐进过程。在不同时期,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方式、
范围和强度等方面是不同的,进而产生相应的人地关系思想类型,这些思想又指导人类对环
境的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的必然选择。要通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