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工业革命后,人类对人地关系的不正确认识,导致人与环境尖锐对立。2.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3.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必然。二.过程与方法1.分析各历史时期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2.在学生找材料、分析材料的过程中,锻炼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3.鼓励学生演讲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引发学生分析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4.以讨论案例的方式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必然。2.将“环境观”与“发展观”同一起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可持续发展理论。【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的分析。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和不断进化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和人地关系也在不断深化和发展。在不同时期,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行为表现和作用后果不同。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1
f(1)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环境问题产生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范围和程度逐步扩大,环境问题的内容和表现也在不断变化。解决人类与环境的矛盾,主要靠发展生产力。(2)从上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例如,18世纪以来先后出现的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论和人地协调论等,就反映了近代人类对人地关系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认识过程。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产生并不是不可避免的,随着人类的认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通过发展生产力,最终可以实现人类和环境的协调。P90教材图表图61朝拜太阳神
2
f此图是公元前9世纪的石碑,上面刻着美索不达米亚人的太阳神萨玛斯正在接受礼拜。此图反映出在采猎文明时期,人们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不能解释自然现象及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而将其归结为某种超自然力量的作用神。
图62弋射、收获此图反映的是东汉时期狩猎、生产的情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