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交错带肉羊优势区域。
f基本情况:本区域包括山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和河北北部6省区的32个县市。本区现有可开发利用草原草山草坡1438万公顷不含内蒙和山西,可利用秸秆总量达52563万吨,现利用率仅为297;2007年本区肉羊存栏量51569万只,占优势区肉羊存栏总量的415,羊肉产量811万吨,占425,能繁母羊23128万只,占434。本区是我国主要的肉羊产区,通过发展农牧结合型养羊业,提高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肉羊养殖增产潜力仍然较大。主要特点:本区粮食生产条件较好,精饲料和秸秆资源丰富。地方良种个体大,产肉多,品质好,引进夏洛莱、萨福克、道赛特和德国肉用美利奴等国外优良肉羊品种进行杂交改良后,生长速度加快,效果显著。羊肉加工能力较强,所产优质绵羊肉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存在的问题是气候寒冷,羊羔越冬困难,对棚圈建设的要求较高,缺乏专用肉羊饲料配方技术。区域定位:以发展高档肉羊生产为主,除满足本区和周边市场需求之外,可向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出口。主攻方向:加强良种肉羊推广,大力推广肉羊舍饲圈养和精饲料补饲增产配套技术,推广羔羊育肥技术,实现冬羔和早春羔秋季出栏,提高出栏率。推进肉羊生产标准化进程,建设高档肉羊生产基地,引导肉羊生产向饲养规模化、产品优质化、质量安全化、管理统一化的方向发展。3.西北肉羊优势区域。基本情况:本区域包括新疆(含生产兵团)、甘肃、陕西、宁夏4省区44个县市。其中新疆(含生产兵团)22县,甘肃12县,陕西7县,宁夏3县。本区现有可开发利用草原草山草坡1309万公顷,可利用秸秆总量达1864万吨,利用率已达768;2007年本区肉羊存栏量2715万只,占优势区肉羊存栏总量的219,羊肉产量365万吨,占192,能繁母羊1670万只,占297。本区是我国传统肉羊产区,生态与资源负荷较大不宜扩大养殖规模重点提高个体生产能力。主要特点:本区羊肉品质好,一些清真民族品牌享誉国内外市场,肥尾羊深受中东地区国家消费者喜爱。养羊历史悠久,肉羊产业基础较好,户均饲养规模较大。制约因素主要是气候寒冷,超载过牧,养羊设施落后、出栏率低。区域定位:本区是传统肉羊生产区域,但不宜继续扩大养殖规模,要重点进行品种优化,发展无污染优质羊肉生产。羊肉生产应以清真产品为主体,在确保本区消费的前提下,以中东和西亚地区市场为主,提高羊肉出口量。主攻方向:加大草场保护力度,确保草原生态所有改善。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人工草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